黄啸侠拳法的技术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南北结合,风格独特
黄啸侠自幼在岭南地区成长,最初随洪拳程华、蔡李佛拳李恩与陈官伯等名师习练南方武术,随后师从河北的孙玉峰深造罗汉拳,并在精武体育会进一步研究南北武术,广泛涉猎包括拳击、击剑、射箭、摔跤在内的多种技艺。黄啸侠的拳法创编以南方拳术为基础,融合北方拳术之精华,汲取各家所长,呈现出南北结合的独特风格。如练手拳中,开始动作由预备式—虚步抱拳—并步对拳—虚步上冲拳—并步砸拳,动作既有南方拳种的标志性动作起势动作,又有北方拳种的砸拳动作。

孙玉峰
二、手法为主,组合并击
黄啸侠有“铁臂鸳鸯手”一称,其创编的黄啸侠拳法以手法为主,并以多手法的组合击打为显著特征。黄啸侠拳法手法包括“冲、弹、斫、劈、扫、撇、勾、圈、抛、挂、漏、牵缘手”等十二手,套路练习中多以连环冲拳、连环劈爪等组合动作为主,如练手拳组合动作转身弓步撇拳—原地左勾拳—上步右圈拳—迫步挂拳—迫步连环冲拳,一连串组合动作攻中带防,防中进攻,都要求快速连贯完成动作。

三、步不低行,腿不高踢
黄啸侠的拳法中,步型和步法的运用多以高桩步。较高的步型、步法能够提高身体重心,有利于在进攻与防守时进行快速的步法移动。由于步法和步型多采用高桩步,黄啸侠的拳法中腿法动作通常不会超过腰部,主要以攻击腰部以下部位的低腿法为主。

四、步法迅捷,身法灵活
拳理中常说:“身随步开,步到身随。”黄啸侠拳法中也有类似特点,步法中有进步、退步、闪步、迫步、摆步、扭步、插步、跳跃步、绕环步等等,无论进退、闪躲还是扭摆,都要求灵活、轻快与敏捷自如。灵活敏捷的步法,主要依靠身法的灵活变化来实现前进与速退,尤其是闪步、摆步、扭步、绕环步等步法,常以脚掌配合腰胯拧转的方法变换方位和姿势。

五、偏身侧击,顺势出招
黄啸侠的拳法注重左拳左马(右拳右马)侧身攻击与顺势出击。在实战中,黄啸侠拳法主张以侧身面对敌人,以保护身体要害部位不直接暴露于敌前。例如,在练步拳中,“闪步冲拳”“闪步右插掌”“转体右撇拳”等招式,均体现了侧身避让敌锋、随后从侧面进行反击的技法。顺势出招的技法在黄啸侠拳法中尤为突出,诸如“牵缘手”“分龙手”“迫步左冲拳”“迫步右切掌”等招式,均以同侧手脚协同向前攻击。

六、随形打势,快打快收
黄啸侠拳法招式讲究“随形打势,快打快收”,如《十种拳击练习功诣歌》所述:“冲拳练就力回还,上架下劈再施弹”,在出拳或出腿时,往往采取出其不意、迅速出击并迅速收回的策略,不拘泥于固定招式。其中“上架下劈再施弹”,意味防守对方的招法后,进行下劈防攻,出其不意对对手进行反击。“冲拳练就力回还”,意为冲拳之后,手臂需要自然回弹成屈曲状态,为接下来的进攻或防守做好准备。
